2020-2021高职扩招200万,职业教育的布局何深意?
作者:杨发布时间:2021-02-02分类:高职高考浏览:1167评论:0
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今年,职业教育要下一盘大棋。”这盘大棋就是推进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这盘“大棋”上再落数子——高职院校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李克强总理要求,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地方财政也要加强支持。他强调,“我们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
如何下好这盘“大棋”?
目前的职业教育和真正的“类型教育”还有一段距离。一是研究不够,对职业教育的规律认识不足。二是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话语权不足。三是职业教育体系没有贯通。四是职业教育标准还不完备。
下一盘“大棋”的本质是职业教育要做脱胎换骨式的改造。脱胎就是从教育体系中明确类型教育,按照类型教育的规律办学;换骨就是打造体系、形成制度。“职教20条”就是职业教育脱胎换骨的顶层设计。2021年湖南省高职扩招
最近全国上下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都非常高。这盘“大棋”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国家现在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职教20条”是对职业教育全链条、全方位的支持政策;三是职业教育肩负的责任非常重,现在就业压力非常大,职业教育要提供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还肩负着贫困阻断的责任。这些因素共同将职业教育推入了大发展时期。
第一,下一盘“大棋”的本质是职业教育要做脱胎换骨式的改造。脱胎就是从教育体系中明确类型教育,按照类型教育的规律办学;换骨就是打造体系(包括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等)、形成制度(指1+X证书制度)。“职教20条”就2021年湖南省高职扩招是职业教育脱胎换骨的顶层设计。
第二,“大棋”,就是职业教育的位置不一样了。以国务院名义发布“职教20条”,在我国教育史上是第一次,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突出了职业教育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职教20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总体部署的组成部分,是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方略。
2014年以来,职业教育的摆位经过了“三级跳”: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更加突出位置;2018年11月14日,中央深改委第五次会议提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际上是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所以才有了“职教20条”的新定位——“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从中足以看到中央和全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高职的“双一流计划”
与普通教育相比,除了招生方式、生源等问题之外,职业教育的深造通道也面临着改革需求。
目前,学生若想在普教体系内深造,可以通过中高考,进入本科院校,之后还可以考取硕士、博士。而对职教体系内的学生而言,高职是这条通道的最顶端,学生往往只能通过专升本,进入普教序列,提历。
“这还是一种歧视,不平等。”方乃纯直言,应该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打通职业教育的深造通道。
在此次公布的“职教20条”中,对这个问题也提出了解决方案,指出要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渠道。2021年湖南省高职扩招
可以设想,未来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深造通道包括中职、高职以及职业大学,专业课程可以始终贯穿,导向也明确一致,即就业。
方乃纯认为,理想情况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深造应该是两个平行的通路,中间可以相互交叉,学生在深造过程中,随着兴趣的变化,合理转换方向。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下的重点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这是一个探讨多年的话题,与职业院校的形成历史有关。
这些年仅在国家层面,就出台了至少8份文件,反复强调“产教融合”的问题。
如果说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个体之间的合作,那么产教融合则是统筹职业教育与地方区域发展布局、产业转型升级,是两个行业的深度融合。要实现这两点,需要学校、企业、行业以及多方行政部门共同完成。
就学校而言,如何更对口地培养出企业、社会所需的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学科设置、课程体系、教师水平都亟待改革。
据悉,“职教20条”针对产教融合,出台了多项意见。比如,国家还将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的普遍做法,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在学科设置、课程体系之外,职业院校的教师群体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首先是数量问题。据龚方红介绍,中国职业院校的生师比非常高,大概是50:1、80:1甚至100:1,而在好一些的本科院校,这个比例不到20:1。
其次则是质量问题,教师的自我革新迭代,跟不上行业的变化。比如,在上世纪90年代会数控技术的教师,可能很优秀,但放在现在,已不是行业的最新需求。有数据显示,职教院校现有教师中,与现实脱节的不在少数。
对此,“职教20条”做出规定,“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新聘用的教师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从今年起,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
其次,已有教师也要加强培训,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职教20条”还鼓励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
鼓励企业办学
如何调动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合作、融合,是“职教20条”希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职教20条”明确提出,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国家将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按投资额一定比例抵免税费,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此外,为了实现进一步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国家行政学院职业教育中心主任、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邢晖提出,国家的法律、体制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的改革。比如上文所述的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公司法等相关法律也需要进行修改完善,明确企业的权利及义务。
方乃纯认为,此次出台的“职教20条”,跨出教育领域,着手解决多方面的复杂问题,相较过去将会更加有效。接下来的关键,是这些任务怎样落到实处。
在全国人大代表郑亚莉看来,高职生源多样化的特征,的确需要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突出因材施教这个主题。学校要充分调研“非传统生源”学习背景、动机以及目的,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理确定教学计划,充分提习育人的成效。与之相应的,她认为,也应针对扩招后在校生的不同等特征制订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制度,比如鼓励开展线上教学、分散教学等。
“相关行政部门一方面要给予学校政策指导、加强监督,另一方面也要给予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以及政策支持,如学分制改革、学时灵活安排、评价考核创新等。”郑亚莉也呼吁,政府应鼓励企业参与办学,在制度、经费投入、成果共享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多更实的政策、经济支持,能促进企业积极、用心参与职业教育,“解决人才培养出口最佳途径就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标签:
相关推荐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2024年春季高考招生说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24年春季高考招生说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024年春季高考招生说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24年春季高考招生说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日语专业-2024年春季高考招生说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24年春季高考招生说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2024年春季高考招生说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2024年春季高考招生说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24年春季高考招生说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024年春季高考招生说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